四部門發文拓展5G在能源領域應用 事關勘探、油氣田、煉廠等多領域
時間:2021-06-16 10:52:13
油氣行業向來不缺乏“黑科技”。每一次新技術的出現,都將可能成為改變行業的利器。
而這一次的改變,來的格外兇猛。
“智能油氣+5G”來了
6月11日,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聯合印發《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》,對我國能源領域的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。方案明確,未來3-5 年,圍繞智能電廠、智能電網、智能煤礦、智能油氣、綜合能源、智能制造與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,建設一批5G行業專網或虛擬專網,探索形成一批可復制、易推廣的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。研制一批滿足能源領域5G應用特定需求的專用技術和配套產品,制定一批重點亟需技術標準,研究建設能源領域5G應用相關技術創新平臺、公共服務平臺和安全防護體系,顯著提升能源領域5G應用產業基礎支撐能力。
華創證券指出,5G具有高速率、低時延、大連接等特征,是支撐能源轉型的重要戰略資源和新型基礎設施。5G與能源領域各行業深度融合,將有效帶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創新,為能源革命注入強大動力。
在石油領域,該方案提出要建設“智能油氣+5G”。
探索5G在石油石化行業獨立組網方案和應用,重點開展油田單井、管線、電力線、加油站等關鍵生產單元的高清視頻監控、無人機巡檢、機器人巡檢、工業AR 等業務,打造扁平化油氣生產、煉化生產物聯網,在智能勘探、智能油氣田、智能煉廠、智能管輸等領域形成一批5G典型應用場景。
其中,在智能勘探應用場景中,基于5G網絡高速率、低時延、大連接等特性和邊緣計算技術,實現大規模地震節點儀集中接入、數據實時回傳和實時預處理,大幅提升油氣地震勘探作業及數據分析效率。
在智能油氣田場景中,基于5G低時延、大連接、高可靠特性,實現油田各場站、單井、儀表等實時數據的穩定傳輸,鉆井、定向、錄井、壓裂實時數據和視頻數據的統一管理與及時傳輸,以及機器人/無人機巡檢、AR 巡檢維護及大型機器遠程操控。
在智能煉廠場景中,基于5G高速率、高可靠特性和網絡切片、邊緣計算等技術,實現視頻、儀表數據、高危作業、?;愤\輸、中控室、管廊等監控任務,治污設施檢測、異味溯源等環保任務,以及消防、應急智慧車、無人機等應急任務。
在智能管輸場景中,基于5G大連接、低時延、高可靠等特性和邊緣計算等技術,實現站場生產數據、設備狀態、環境信息的實時采集與傳輸,輸送管道狀態監測、泄露檢測、地質災害監測,以及長輸管線的應急通信、智能巡檢、無人機巡檢。
先行者正在奔跑
5G時代,速度為王。
在油氣行業擁抱5G的過程中,先行者的探索已經初見成效。
6月10日,中國石油長慶石化發布了國內首個"5G專網全覆蓋,5G運營全流程,5G合作全生態,5G應用全場景"智能煉廠,標志著我國石化行業開啟了5G+智能應用的新時代。
據長慶石化介紹,智能煉廠包括"生產智慧監管"、"設備智慧管理"、"安全智能管控"、"環保自動監測"、"5G+AI工應用"、"5G+數字孿生"等多個應用場景,解決了傳統煉廠在安全環保管控、生產效率提升和工藝運行優化等領域的問題。
無獨有偶,就在幾個月前,中國海油的首個5G+海上智能平臺試點項目也在文昌氣田開啟試運行。
據中國海油介紹,未來將在文昌氣田繼續推進機器人、無人機智能巡檢、應急指揮、智能倉儲、智能安防、管理平臺等各類信息化、智能化業務應用,最終將建設成具有全面感知、自動操控、預測趨勢、優化決策能力的智能油氣田。
中國石化則在數月前在三亞開通了首座5G智慧油站、在多個煉化基地布設5G專網,開啟轉型升級。
事實上,除了以三桶油為主業內巨頭的關注外,手握尖端信息技術的企業也正在對“能源+5G”這塊蛋糕虎視眈眈。
6月7日,華為出資30億成立的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,盯準的也正是這個規模高達萬億級的能源新賽道。
可以預見的是,隨著國家《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》的推出,能源行業的5G步伐將再次加快。
而身處其中的油氣行業,也將產生眾多新的變化。